● 管理模式先进
传统馆舍环境下实施现代图书馆管理模式:积极吸收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念,采用库室合一的平面布置,按学科组织文献布局,采取藏、检、阅、借一体化的开架管理方式,(取消样本书库、教师阅览室,不设密集书架)。
● 制度治馆 全面清理、修订图书馆规章。树立科学发展观,力求体现科学化、法制化、人性化。修改的规章涉及行政和业务管理的有关条款,对与国家的法规不一致的内容进行了修改;对部分陈旧或与现实不符或不平等的条款予以删除或修改。既珍惜自主管理权,也认识到自身所承担的法律责任;要维护图书馆的稳定发展,更要维护读者的正当权益。管理规章修订后,进一步明确了岗位责任制、权利与义务,更加突出传播知识、服务教学的办馆宗旨,提高管理与服务效率。坚持上班签到和挂牌上岗制度,主动接受监督,召开系部、师生座谈会,设立意见箱、公布联系电话、征求意见与建议,完善服务。● 资源共享现有条件下三馆点一证异地通阅通借,与 180 多个大学图书馆建立了资料交换关系,与广西大学图书馆、玉林市图书馆签订了资源共享协议,在Calis华南中心、广西高校图工委框架下参与馆际协作活动(人员培训、学术交流、集团采购数据库),采取特别措施为新专业配备资源、为住宿校外教师提供查检服务。● 开放时间长配合学分制下的`教学改革,充分利用有限资源为本科教学服务,全线延长服务时间。西、东馆普通阅览室周一至周五至双休日每天7:00~22:00连续不间断开放,周开放时间达105小时;报刊阅览室每周7天,每天8:00~22:00连续不间断开放,周开放时间达91小时。Web服务器每天24小时提供在线查询馆藏及中外文电子资源服务。● 免费服务教工从2000年起、学生从2003年起初次办理借阅证一律免费,电子资源使用免费;《图书馆手册》免费赠阅;2005年起取消借阅逾期滞纳金。● 办馆效益与投入同步增长 合并升本后学院对图书馆建设高度重视,经费投入超过前几十年的总和。购书经费从2001年30万元上升至2006年250万元。与此同时,图书馆发生了质量变化——文献总量由2000年45.4万册增加到2005年100万册,文献载体由单一的印刷型图书发展到同时兼有数字资源和网络虚拟资源。计算机由2000年18台增加到2004年183台(其中电子阅览用机151台);阅览座位由2000年500座增加到2004年1600座;周开放时间由2000年70小时增加到2004年105小时;服务全日制学生由2000年6900多人增加到2005年11040人;图书借阅由2000年69900册增加到2005年417191册。 通过不断推进管理创新,大力提高利用率,办馆效益逐年上升——2001~2005年纸质文献借阅册数为:106024册、144493册、283255册、441300册、417191册。图书馆网站访问量由2004年22万次增加到2005年的45万次。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访问量合计2003年167154次、2004年854714次;2005年1338813次,全区本科院校使用量排名第二。超星数字图书馆2005年1月至12月访问量为 阅读65739册、下载1121473页。● 运行成本低采取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为主、局部空调的方式,能耗低。日常业务运转、图书馆网站建设维护、设备维修保养费用极低,水电节约。● 馆藏以纸质图书为主、电子资源辅助 目前文献总量102万册。其中中外文图书67万册(全开架借阅);年订购报刊2031种(每天提供14小时服务)。实行政府采购方式和学科专家选书制度,文献收集符合学院专业设置以及重点学科、重点课程、科研课题的需要,具有涵盖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法学、经济学、历史学、管理学、体育、艺术等多种学科门类的馆藏特点。引进电子图书35万种(94年后版本,无复本限制),中外文电子期刊 2万多种,全文数据库13种,构建数字化科研环境,电子资源涵盖本校所有学科范围,24小时与校园网内2000多台电脑连接,为网络环境下的学术交流与知识共享提供了极大便利。● 面向全校开设文献检索课